乙肝歧視能否止于體檢新規(guī)
來源:網絡 時間:2020-04-26 10:25 咨詢專家
新聞熱評
近日,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(guī)劃中心病毒性肝炎室主任崔富強透露,衛(wèi)生部將出臺政策——常規(guī)體檢表(含入學、入托、就業(yè)、健康證申領等)的待選“菜單”中,將統(tǒng)統(tǒng)取消乙肝“兩對半”這個項目。——《成都晚報》
心病還須心藥醫(yī)
其實,“乙肝歧視”是一塊“社會心病”。舉個例子,如果你與乙肝病毒攜帶者是同事或同學,你沒有任何擔心嗎?即使是單位與學?!安黄缫暋绷?,同事、同學會不會不自覺地“疏遠”呢,比如一起去吃飯總是把他拒之桌外。這算不算一種受到了“疏遠待遇”的“歧視”?“在日常生活中,乙肝病毒攜帶者是不具備傳染性的”,這雖然是“醫(yī)學常識”,但并沒有形成社會共識。
在很多公民的內心還有著“乙肝病毒攜帶者有傳染性”的顧慮,只是有的人嘴上不說而已。公民的這塊“心病”,僅滿足于“不體檢”是不夠的,甚至不能滿足于法律與政策的規(guī)定,必須還要在打消公民顧慮上下工夫。簡單用“醫(yī)學常識”來解釋還不行,能否拿出更有說服力的科學證據?當公民“積慮成‘疾’”時,就需要對癥的“心藥”來醫(yī)治。
有待社會和解
在明確的政策信號之外,有必要重視整個社會氛圍的重建。在托幼機構不得拒招乙肝幼兒的消息見諸報端后,幾乎立即遭到部分健康幼兒家長的反對。同樣,在常規(guī)體檢中禁止檢查乙肝項目的跟帖評論中,也不乏大呼自身健康受到威脅的人。
乙肝病毒攜帶者的數量盡管有1.2億之巨,但相對于13億的基數而言他們仍是少數。自詡健康的人缺乏同情、不予理解,這在表面上看是一種“多數人暴政”,但根源卻是科學素養(yǎng)和醫(yī)學常識的普遍匱乏。
當下,盡管歧視的浮冰正在融化,但被歧視者的全面解放、平等意識的自由流淌仍然有待更明確、更有力的措施。托幼機構不得拒收乙肝兒童、常規(guī)體檢不再檢查乙肝項目,這些盡管還暫時停留于有望實現的層面,但它們傳達了進步和平等的聲音。
不檢查不等于不作為
其實,對于升學、入職的體檢者而言,這個菜單的選擇權在用人和招生單位。這正如報道中的招聘方所言,“不錄用乙肝患者,并非歧視他們,而是現在應聘者眾多,不愁招不到人,還不如招個更健康的?!卑凑粘@恚萌嘶蛘猩鷨挝挥袡嗬私鈶姓叩幕厩闆r,而就業(yè)和升學者也有義務提供其基本信息。
不過,我國是個乙肝大國,也是有著沉重的就業(yè)、升學人口壓力的國家。面對我們在乙肝的預防治療、知識普及仍處在發(fā)展階段的基本國情,在體檢菜單中取消乙肝“兩對半”這個項目,是一種不得已,但卻是很務實的選擇。
但是,強行讓用人或招生單位不知道,并不等于我們不作為。取消乙肝“兩對半”的選項僅是第一步,后續(xù)的還應有:針對乙肝的全民知識普及,更完善的公共治療服務體系,法律規(guī)范方面的制度保障以及乙肝病毒攜帶者在自身生活上的自律與自護。
本文內容來自網絡整理,僅供參考。如有疑問,歡迎咨詢。
本文內容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!
快捷導航
/Direct
在線預約
/Online booking